113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首頁 navigate_next 教學研究成果 navigate_next 教師榮譽與研究 navigate_next 113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113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本系教師獲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共計有10件計畫。計畫清冊如下。

主持人 計畫內容
彭蒂菁

計畫名稱:日本人口與家庭型態於不動產市場之空間實證探究
執行起迄:2024/08/01~2026/07/31
計畫概述:
此項計畫的主軸,在於探討獨身家庭型態的興起,對不動產市場價格是否造成區域性差異。若相較於人口總量,家戶總量對房價影響具有空間性差異,在住宅供應方面上,城市和鄉村地區就須進行後續的調整和因應。獨身世代的居住狀況和住房型態將對未來不動產市場的發展和相應政策產生深遠影響。如果確實存在獨身家庭與小型住宅市場之間的空間關係,或許需要調整在小型住宅交易活躍地區的供應量,以滿足現實需求並調節市場活動。希望透過這項兩年期計畫的研究分析,借鏡日本的狀況,思考台灣未來該如何因應獨身家庭的興起,以及隨之而來的家戶需求,對城市與鄉村所造成的空間區域性差異。

林映辰

計畫名稱:永續消費與生產系統(SSCP):共創食物供應鏈之永續轉型(2/3)
執行起迄:2024/08/01~2025/07/31
計畫概述:
計畫為參與貝蒙論壇Co-SFSC跨國研究計畫之臺灣案例中心,研究主題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2712131517相連結。為因應氣候變遷、新冠疫情及烏俄戰爭之影響,確保食物供應乃近年來國際上最受到關注之議題。臺灣受限海島地形,農業生產環境與歐美國家截然不同,更凸顯食物供應鏈研究之重要性。本計畫將分三年度執行且分年度完成:(1) 在地農產合作商業模式評析;(2) 農電共生永續性評估;及(3) 永續食物供應鏈之政策調整與回應;透過各階段密切與國際交流合作,除分析臺灣現況外,更可融入其他團隊之研究進展與經驗分享,預期成果將可對臺灣因應永續食物供應鏈轉型之相關政策研擬上有重要貢獻。

林柏丞

計畫名稱:人流時空圖樣的探索及其與城市鄰里特徵的相關性研究
執行起迄:2024/08/01~2025/07/31
計畫概述:
人流的時空特性對於城市脈動的瞭解至關重要,本計畫提出新的人流時空圖樣,在研究上提供更直覺的區域人流特性分析,並透過城市鄰里特徵與人流時空圖樣之間交互影響的深入研究,能夠深刻瞭解不同鄰里特徵對人流的影響,成為優化城市發展和規劃的重要一環,更進一步的細緻化分析城市中不同年齡層或是性別差異的人流,有助於瞭解不同群體的需求和行為,更有助於推動更具包容性的城市,以期為城市永續發展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洞察。

洪鴻智

計畫名稱:土地使用規劃自然解方策略對氣候變遷相關災害韌性影響之評估(總計畫及子計畫一)(1/3)
執行起迄:2024/08/01~2025/07/31
計畫概述:
本計畫將整合國內外自然解方推動經驗、國際研究趨勢與相關文獻,主要目的在於結合多準則決策法(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空間統計、灰關聯分析、InVest模型與多變量分析法,以臺北都會區為例,探索自然解方與氣候變遷相關災害韌性關係及其之影響。研究過程,將分從供給面評估自然解方策略對韌性之影響,及從需求面瞭解居民對自然解方與生態系服務功能認知態度、氣候變遷調適行為及其關鍵影響因素。另再透過供、需層面比較分析,提出結合自然解方與土地使用規劃之治理架構與策略建議,以改善氣候變遷韌性、災害風險治理與調適力。

洪鴻智

計畫名稱:防災科學與技術學門研究發展及推動計畫(3/3)
執行起迄:2024/01/01~2025/07/31
計畫概述:
本計畫發展及推動在氣象、坡地、洪旱、地震、社經體系與跨域等六個不同防災科技的研究領域,透過前瞻規劃、跨域整合、國際合作,以落實研發成果,促進產官學研的交流與整合,以強化防救災產業的應用及供需媒合,以因應國家未來在氣候變遷影響下,面對複合或大規模災害所應具備的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原重建能力,以及發展降低災害風險的因應策略。

游舜德

計畫名稱:環境歧異度與韌性增益機制之網絡與動態分析:台灣本島人居空間在整體社會生態概念下之國土配置策略
執行起迄:2024/08/01~2026/07/31
計畫概述:
本研究以社會生態系統架構對台灣環境歧異度進行整體、多層次、複雜、動態、交互作用與非線性特性的探索,透過大數據的量化資料探勘與個案模擬的質化分析,整合生態、農業、優勢資源、產業、鄰避、自然災害、與實體空間等次系統進行:一、社會生態系統架構下跨系統的網絡關係與韌性之增益(與崩潰)機制的探索;二、社會生態韌性動態關係架構之建立,以跨系統與層級的網絡分析下,建構韌性與適應性的動態模式;三、人居空間配置模式與國土計畫之政策性建議,從生態與農業弱勢優於產業強勢的空間配置觀點出發,來探討整體環境配置策略。本研究的目標與預期貢獻,在提出打破行政區界的國土空間配置策略,及屬於台灣的社會生態韌性的動態概念。

王佳惠

計畫名稱:運用價值導向設計:建構以病患為核心之急性醫療機構環境設施規劃模式
執行起迄:2024/08/01~2025/07/31
計畫概述:

本研究運用價值導向設計模式,以目前我國醫療政策為導向,探討急性醫療機構應如何在健保支付制度與以病患為中心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研究為期一年,質性研究將以實地觀察法分析2-3所醫學中心級別的急性醫療機構的平面配置特點。量化研究將透過結構化問卷訪問全國醫學中心綜理院區空間規畫單位,探討目前健保和醫療政策對急性醫療機構規劃的影響,以建立我國急性醫療機構建築設計的資料庫。同時,將進行美國明尼蘇達梅約醫學中心總部的移地研究作為案例,探究美國多元醫療保險支付情況下,導引其機構規劃之類型與特點,期望為我國未來急性醫療機構之人性化設計與永續發展提供參考。
葉大綱

計畫名稱:利用絕對法反演地基GNSS水氣及建立服務網(3/3)
執行起迄:2024/08/01~2025/07/31
計畫概述:
本計畫擬採用精密單點定位的計算方式,導入各國際研究機關所開發的誤差改正產品,配合模式及自行開發的演算法針對各項誤差逐一進行改正;除了可大幅減少運算所需的時間之外,亦可獲得『真正』的絕對水氣量。此外,本研究亦將蒐集2001年迄今中央氣象局所有GNSS測站的原始觀測資料,以精密單點定位的方式,完成各測站每30分鐘1筆的ZWD天頂向濕延遲,並將透過地面壓力及溫度的內插資料,將延遲量轉換成PWV大氣可降水量,並建立網頁服務供使用者下載使用,進而推廣此一數據的科學應用層面。最後,亦將結合福衛七號的水氣剖面資料,進行臺灣尺度及全球尺度的長期水氣分析工作,瞭解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對於全球水氣所造成的影響。

葉大綱

計畫名稱:應用GNSS精密單點定位於移動載具之坐標求定
執行起迄:2024/11/01~2025/10/31
計畫概述:

隨著無線通訊及微機電技術越來越成熟,各式各樣的測量設備也製作得越輕巧、越省電,從以往必須仰賴飛機、船舶來進行的外業觀測,逐漸演變為利用無人機、無人船來進行觀測,也使得測量作業的成本大幅降低且更具有操作的彈性。利用無人載具進行外業測量越來越普遍的背景之下,上述無人機、無人船的作業方式及定位精度亦有向上提升的可能性,以利於更廣泛的利用其優勢進行更廣泛的測量應用工作。
陳國華 計畫名稱:新一代臺灣時變參考框架之建置
執行起迄:2024/08/01~2025/07/31
計畫概述:
執行本計畫將對於學術發展產生正面的影響,本計畫發展推估的臺灣地區三維速度場方法將是一項突破性的工作,該方法應用其他區域的三維速度場建置以及國土規劃、環境保育、經濟建設等,將有正面的影響性與實質的幫助。

資料來源:整理自國科會網站